世界杨氏宗亲网

世界杨氏联谊会

中华杨氏大宗祠

当前位置: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 新闻中心 » 杨氏春秋 » 各地宗祠 » 慈善公益 » 人物专栏 » 四知期刊 » 历史文化 » 族谱支系 » 杨尚昆家谱

杨尚昆家谱

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2021-05-29 17:42:29  阅读100005927次




杨尚昆家谱



图片
杨尚昆(1907-1998),号诚五,四川省潼南县双江镇(今属重庆)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长达6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曾出任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三军团政委、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和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要职。1988年4月,在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他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图片
1907年8月3日,杨尚昆出生于双江镇。双江镇又叫杨家场,居民中姓杨的多,所以村名因大姓人家之姓而得。是来自外省的移民。远祖杨文秀,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相传是东汉太尉杨震的二十六世孙,南宋末年以进士授湖南永州府零陵县县令。宋亡后因不能归籍,他就在湖南辰溪县定居下来。1696年,杨文秀的后裔光字辈的堂兄弟3人,沿涪江北上,先后来到四川,分别在蓬溪、遂宁、江油三县落户。其中,杨光基定居在蓬溪县涪江左岸的姬家坝(今潼南县新林乡),他的第四孙杨世绥就是杨尚昆的曾祖父。
杨世绥为人精明,在姬家坝,别人抢种熟地,他却雇人大量开垦荒地,凭借涪江水利和两岸适宜农耕的自然条件,变硗瘠为沃壤,若干年后,居然拥有土地5000多亩。他又结交官府,包揽远销官盐的专利权,成了远近闻名的"杨三泰"大盐号的主人,从此显赫起来。不久,杨世绥迁出姬家坝,在沿江右岸的双江镇大兴土木,营造宅第。姬家坝和双江镇隔水相望,原来都属于蓬溪县,直民国初,潼南县才分立出来单独设辖。
杨世绥发迹后,一方面大量购买田地,另一方面大力进行"智力投资"。他不惜重金送子女读书,7个儿子几乎都聘有家塾教师。同时,他又肆与文人学士、达官显贵联姻,让长孙杨宣熙与安岳籍礼部侍郎王炳瀛之女联姻。这不仅对杨氏家族进一步致富发迹和提高社会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也把外面的新文化和新思想引进了当时较闭塞的双江镇。由此,在双江的杨氏家族中,也逐渐分化出两种思想和势力:一种继承了旧式家庭的衣钵,死守旧的传统道德,在内部互相倾轧,勾心斗角,争财夺利,沉醉于腐朽糜烂的寄生生活;另一种,则受新文化和新思想的影响,透过自己旧式家庭,更加认清了旧社会的没落本质,他们要求"进新学、增知识、广见闻",强烈追求光明的新生活。这两种思想和势力,甚至发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杨尚昆一家,便是后者的代表。
杨尚昆的祖父生了两个儿子,杨尚昆的父亲居长,名宣永,字作楫,号淮清。他没有考取功名,但捐了一个"蓝绍候选巡检"的职衔。因杨尚昆的祖母常年卧病,杨淮清侍奉汤药,读了许多中医书籍,居然"无师自通",能诊脉开方。他不挂牌行医,有来求的,便义务给人看病,但从不给自己的亲人开处方,只是和请来的医生共同商讨。乡人问其缘故,他回答说,给亲人治病,开重药下不得手。他爱国,开明,为人厚道,是地主中的"守成派",常常告诫子女要守本分。
图片
杨淮清原配邹氏,续弦邱氏。邱氏就是杨尚昆的生母。连同“寄名”(笔者注:因杨淮清家里人丁兴旺,族中的叔伯就把孩子“寄养”到他家,希望“托福免灾”)的孩子在内,杨尚昆有11个兄弟,9个姐妹。但杨尚昆的亲叔父杨宣蔚却没有子女,所以,杨尚昆四哥杨闇公便被立为他的嗣子。到了杨淮清这一辈,7大房繁衍为19房,随着杨世绥的去世,大家庭的解体,差别也显现出来。杨尚昆的堂伯父中,有的财大势旺,霸公产,办团练,镇压农民起义,成为一方豪强;有的受了高等教育,走立宪派的道路,成为四川省咨议局的议员。
到了民国初年,杨家的经济状况开始走下坡路。杨淮清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喜欢读书,并主张子女都要读书。女孩子要粗通文墨,至少要学会记账,男孩子书读得越多越好。杨尚昆的大哥杨剑秋、二哥杨衡石、四哥杨闇公都曾涉洋过海到日本求学。留学的费用,连同子女的嫁娶费用致使每年的租谷收入入不敷出,杨淮清便典卖土地,供子女求学。
杨淮清育有子女12人,杨尚昆排行第五(按当时大家族总排行,男女分排,以下排行同),他有3个哥哥、4个弟弟和4个妹妹。杨氏兄妹都接受了较好的正规教育,他们关心国是,学有所成,声名四播。
大哥杨尚荃(1888-1937),号剑秋,1904年东渡日本求学,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经济系。1905年经廖仲恺、吴玉章介绍加入孙中山组建的中国同盟会,从事民主革命。1913年回国后,受聘于上海商务印书馆做编译。1916年护国运动兴起,他加入护国军,任护国军团长。1917年全国护法运动兴起,又任四川靖国军川北总司令部游击司令,为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而斗争。1924年后,杨剑秋谋求“工业救国”之道,创建“利江轮船公司”。1927年,他返回故里。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即赴上海,一面治病,一面参加抗日活动,不久因舌癌病逝于上海。
图片
二哥杨尚麟(1892-1969),号衡石,1906年考入四川铁道学堂,1909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预科,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在天津参加京津同盟会。1917年,他东渡日本,考入明治大学,接触到了《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书刊,参加马克思研究会。1919年回国,在沪参加留学生归国救亡运动,组织编写《救国日报》,反对袁世凯和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的卖国条约。1924年,经童庸生介绍,杨衡石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军党代表。1925年,他以共产党驻武汉特派员的身份去了武汉,任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驻武汉代表处秘书。
1927年“三三一”惨案后,于8月回到家乡双江镇待命,1928年接上级党组织的指示,接办双江杨氏永绥小学。1928年5月,经上级批准在双江建立了中共潼南支部他,担任支部书记。1929年3月,在双江金龙寺召开的西南中共秘密党员代表大会上,杨衡石将党支部扩大为中共潼南特别支部委员会,自己任特支书记,后因白色恐怖,离开潼南赴成都,与组织失去联系。1933年起,他任四川水利局秘书5年,后回双江闲居。1947年,在中共秘密组织的帮助下,他发动族人创办了“私立宏毅初级中学”,为掩护共产党人和开展党的秘密活动做出了贡献。解放后,杨衡石历任潼南解放委员会副主任,川北行署监察委员会委员兼主任秘书,四川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副主任等职。
图片
四哥杨尚述(1898-1927),号闇公。杨闇公15岁时便远走他乡,求报国之策。1916年,杨闇公因策动江阴水师反袁,在南京遭追捕。1917年后,他赴日求学,先后在成城学校和日本士官学校深造,又因响应五四运动而入狱。1920年,杨闇公自日返回四川,投身革命。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正式党员,任中共重庆地委执行委员会(相当于省委)书记兼军委书记,与吴玉章、肖楚女、童庸生、朱德、刘伯承等合作,为在四川建党建团,促进国共合作,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策划顺泸起义,策应北伐,为推动国民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1927年"三三一"大惨案中,杨闇公自会场脱险后,在运筹应变中复落敌手。他大义凛然,坚拒利诱,不畏酷刑,怒斥中外反动势力。军阀震惧,割其舌,剜其目,断其手,1927年4月6日,杨闇公壮烈牺牲于重庆浮图关前。
六弟杨尚仑(1910-1962),又名电如,早年在成都成属联中(今石室中学)读书,上海法政大学肄业。大革命时期加入共产党。曾为成都解放做了大量工作,解放后任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
七弟杨尚直,生于1911年,早年就读于成都成属联中,上海暨南大学毕业。曾任彰明县税捐处长。
九弟杨尚明,生于1914年,早年就读于重庆省二师附中,毕业于南京中央军校第十四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四川省政协第六届委员。
十一弟杨尚正,又名杨白冰,生于1920年,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3月入党,曾在延安陕北公学、延安抗大、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后,杨白冰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延安留守处协理员,大别山二分区经扶县委组织部部长,经东县工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中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二野后勤部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西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组织部长,解放军第二政治干校组织部部长兼干部部部长、校政治部副主任,西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1958年至1959年,他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哲学班学习,1960年至1966年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在"文化大革命"中,杨白冰遭受残酷迫害,被长期关押。1979年至1989年11月,杨白冰先后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区副政委、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当选中共十三届中央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11月后,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秘书长,中央书记处书记。
图片
大妹杨尚朋,又名义君、亚伯,早年就读于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大革命时期为重庆中法学校学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中,江青污蔑杨尚昆家里没有好人,杨义君因此遭到株连。红卫兵将杨义君捉到百花潭中学批斗,使其受尽了凌辱。第二天早上,人们在学校楼下发现了她的遗体。杨义君是被造反派迫害致死,还是不堪屈辱而自杀,至今还是一宗悬案。
七妹杨尚友,生于1908年,早年就读于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四川大学体育系肄业,曾赴上海参加全国体育运动会,后留上海,毕业于东亚体校。
八妹杨尚智,生于1916年。上海立信会计学校毕业,其他情况不详。
九妹杨白琳,又名淑仪,生于1922年,1938年赴延安投奔革命。
杨尚昆6岁识字,启蒙先生吴仲儒教他《百家姓》、《千字文》。两年后,大哥杨尚荃带杨尚昆到成都,跟一位姓赵的老先生读《诗经》。半年后,他又回到双江老家。靖国军攻打成都时,杨尚昆随家人避居重庆,住在重庆下半城的二府衙街19号。这是一座三开间的二层楼房,后来中共四川地方执行委员会(相当于省委)就设在此地。杨尚昆就读的私立泰邑小学就在附近。学校设在一个仓库里,三四十个学生只有一名教师,课程有三门:国文、算术和格致(科学常识)。
图片
当时,中华民族正陷入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家积贫积弱,备受帝国主义侵略,濒临灭亡的边缘,有爱国心的中国人都在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四川,成为辛亥革命导火线的四川保路运动是在杨尚昆4岁那年爆发的;蔡锷率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军第一军在四川同北洋军队苦战是在杨尚昆9岁那年发生的。革命的种子已悄然植入了少年杨尚昆心中。
在重庆,四哥杨闇公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动员家里的姐妹剪头发,放小脚。他又到成都去联络留日回来的学友,并动员杨尚昆到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去上学。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是当时四川的最高学府,本科学制4年,另设附属小学,入学要经过考试。杨尚昆在泰邑小学学的课程不完备,只好在高师的附小补习一年,第二年才进入本科。当时学校的校长是吴玉章,他是老同盟会会员、保路同志会的领导人,威望很高。教师中有恽代英等共产党人,老师们在课堂上常宣传进步思想、反对宗法主义。杨尚昆深受进步思潮的熏陶,救国思想日渐浓厚。
这时,杨闇公积极参加“留日学友读书会”的活动,又结识了吴玉章和刘伯承,并且和童庸生、廖恩波等一起组织马克思主义读书会。童庸生是高师的学生,那时已经秘密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杨闇公和廖恩波也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已年过四十的吴玉章,不能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便和杨闇公、郭祖劼、傅双无等20多人组织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因为当时不知道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他们给自己这个组织起名为“中国青年共产党”。1924年1月12日,“中国青年共产党”在娘娘庙街24号杨尚昆家里正式成立,还创办了机关刊物《赤心评论》。这一天,正好学校放寒假,杨尚昆回家度假,就和大家认识了。不久,经杨闇公介绍,杨尚昆也参加了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初步接触到了共产主义学说。此后,“中国青年共产党”每次在杨尚昆家里聚会,并不回避杨尚昆,杨尚昆常从他们那里听到一些革命的道理。杨闇公还常向杨衡石和杨尚昆介绍《共产党宣言》、《劳农政府》、《新青年》、《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
图片
1925年,杨尚昆从高师毕业,离开成都来到重庆。由于军阀刘湘和杨森的反动面目日益暴露,杨闇公和童庸生等都集中到了重庆。经童庸生介绍,杨闇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且和团中央的特派员萧楚女取得直接联系。不久,共青团重庆地方委员会成立,童庸生为书记,杨闇公任组织部部长,罗世文任宣传部部长。杨尚昆的家便成了团组织的活动中心,每天邮政局都送来一麻袋邮件,包括《新青年》、《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和《政治通讯》、《中学校刊》等党团内部刊物。杨尚昆经常阅读这些书刊,逐渐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
到重庆后,杨闇公建议杨尚昆到上海大学学习,因为赴沪费用一时间不能筹够,杨尚昆遂滞留重庆。杨闇公指导杨尚昆读了《共产主义ABC》和《新社会观》这两本介绍共产主义学说的入门书籍。1925年10月,杨尚昆被吸收为中国共青团团员。翌年春,他又在童庸生和张锡俦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开始了他漫长的革命生涯。
2019年4月18日,墨水河编发于威海。
本文引用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