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杨氏宗亲网

世界杨氏联谊会

中华杨氏大宗祠

当前位置: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 新闻中心 » 杨氏春秋 » 各地宗祠 » 慈善公益 » 人物专栏 » 四知期刊 » 历史文化 » 道光《招远县续志》记载杨澄生

道光《招远县续志》记载杨澄生

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2011-07-01 21:51:12  阅读2988次
   公元1845(道光二十五年) ,知县边象曾主修,举人路藻、副贡李荫等编纂的《招远县续志》付梓刊行。 

道光《招远县续志》记载杨澄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志姓氏

    总裁

    原任招远县知县陈国器

    原任招远县知县边象增

    招远县知县许鍠

    协理

    招远县教谕孔宪琮

    招远县训导高承紫

    招远县典史康德洋

    纂修

    丁酉副贡李荫

    辛卯举人路藻

    廪生郭启丰

    癸酉拔贡李青云

    增生杨晋锡

      访

    乙未举人邵汝为

    岁贡温梦元

    廪生曲春芝

    校阅

    增生丁作云

    庠生郝翰周

    庠生温其玉

    庠生考明陟  

    督梓

    监生赵瑞

    监生郝椿

武生丁万镒

 

 

 

《招远县续志》序

    志何为而作乎?志者,记也,所以记其事也。其体防于《汉书·艺文·食货》等志,后遂郡县勒为成书,亦名为志要,皆文人记载,以备一时之掌故。而欲取一邑之往事,记其忠孝节廉,以为斯民劝,则非第掌故之所为,为民司牧之责也。考招远,环山滨海,于宋为罗峰镇,素号岩疆。至明改为列县,分属莱郡及我。

朝定鼎,升登州为郡,并割莱之招邑属焉,而招邑涵濡。

    圣世之祥和,士习民风蒸蒸焉,亦将日进于上理。余莅任斯邑,亦欲与斯民同游于化宇,以为与其更张为治,不如取斯邑之往事,以化导斯民之为愈也。然,旧志经张仲威先生修辑,迄今垂二百余年,其间事迹淹没者,不可胜计。幸华阳陈琢庵,先余为斯邑宰,采访搜罗,诸事草创。因而分门别类,删繁就简,加以修饰,辑成两帙,余非敢自为功也。惟愿斯邑人士,读是志者,筮仕服官,览治迹之卓著,而益进于化理;忠臣义士,睹实行之恳挚,而益矢其真诚;文人墨客,披名篇之彪炳,而益励以精深;贞女节妇,缅彤管之褒荣,而益守夫淑慎,庶不负余之初心也。夫至于山川物类,仍备一邑之掌故,以待修郡省志者之采择而已。维时将付梓,人爰记其颠末以为序。

    道光二十五年岁在乙巳孟冬上浣知招远县事任邱边象曾撰

    《招远县续志》跋

    作牧载于《夏书》,尚云:莱夷分封,记于汉史,已名曲成。罗峰高峙,疆分表海之雄;鸳水常流,波涌环城之带。地接蓬瀛,葱葱佳气;星分虚危,耿耿元精。是以东武书勋,先图麟阁;炎宋取士,独占龙头。乃前三百年之流风,已加雌黄于前哲;后二百年之轶事,更望汗青于后人。所愧才非班固,难续汉史;笔惭董狐,谁光晋乘。适值邑侯陈公、边公、许公三君接武,一邑增辉。花县烹鲜,小试调羹妙手;山城制锦,豫施补衮洪才。慨斯文之将丧,讵有志而未逮。爰开续貂之馆,广召集腋之儒。缺者补之,知伯舆缔姻于晋室;遗者拾之,识孟坚诞降于罗峰。成仁取义,不乏伟人;死节抚孤,更多烈妇。探姑尤之源委,亲诣东山;辨虫鱼之洪纤,素居北海。各抒所见,以成此书。旁搜远绍,寻坠绪之茫茫;削浮存真,余晨星之落落。笔削未当,敢云藏麟;编于名山,考稽有资。聊且备豹,窥于故府;庶几刍荛,可询得供。采取于輶,使菅蒯无弃,不至遗漏于皇图。

    道光二十六年岁次丙午秋七月邑人郭启丰谨跋

本文引用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