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杨氏宗亲网

世界杨氏联谊会

中华杨氏大宗祠

当前位置: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 新闻中心 » 同根同祖 血浓于水

同根同祖 血浓于水

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2012-06-05 20:07:26  阅读4702次
特别报道
同根同祖   血浓于水
——弘农杨氏恳亲团访马侧记
          杨汝生杨学信 /  
      应马来西亚杨氏联合总会会长丹斯里拿督斯里杨忠礼和署理会长杨天培的邀请,以杨胜万将军为团长的弘农杨氏恳亲团一行六人(还有杨汝生、杨学信、杨永华、杨艳林和张本乐),于201222228日对马来西亚进行了成功的访问。代表团一下飞机,就受到杨天培署理会长的热烈欢迎。由于马来西亚宗亲细心周到的安排,我们在短短几天内,除了同联合总会的宗长和代表举行会面座谈外,我们还访问了吉隆坡、槟榔屿、槟城、森美兰、马六甲、美里、柔佛昔加未等10余个杨氏分会,有的分会在其他岛屿,我们无法前往,他们就派代表来吉隆坡与我们会面;还有的分会想宴请我们,因时间关系无法安排,他们就陪我们吃早茶。新加坡杨氏总会和各分会的宗长还来马来西亚与我们晤面和座谈。在吉隆坡,我们下榻的是忠礼会长的五星级酒店,在外地也都是住在杨氏宗亲开的酒店,无处不有在家的感觉。总之,我们走出国门,身处异国他乡,但一点也没感到生疏寂寞,天天都置身在兄弟姐妹的亲情之中。
      我们到达的第二天中午,忠礼会长设宴欢迎代表团一行,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的一位参赞和领事应邀出席。忠礼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胜万团长致了答谢词。宾主频频举杯,宴会厅充满浓浓深情。下午,代表团到马来西亚杨氏联合总会同总会领导和分会代表座谈,我们介绍了潼关杨震公祠建设情况,播放了公祠落成典礼的光碟。忠礼会长、天培署理会长对公祠的建设十分关心,并带头捐过款,他们对公祠成功建成感到由衷的高兴,并表示一定会抽时间去那里看看。
      在后来的几天内,我们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地拜访一个个分会,与分会的宗亲座谈交流,无暇去观赏马来西亚的旖旎风光。他们各个分会都十分正规,都有自己的会所,有的已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早在1402-1424年间,就有浙江绍兴的杨云山,漂洋过海,来到北婆罗洲(现沙巴州),并在此结婚生子。郑和下西洋后,又有越来越多的杨氏先人来到这里。槟榔屿的杨氏家庙始建于1841年,为马来西亚第一家杨氏宗亲组织,虽历经170年的历史沧桑,迄今还完好地保存下来。马六甲的四知堂杨氏宗祠亦有133年历史,祠堂正门上面悬挂的“四知堂”金匾仍然熠熠生辉。马来西亚各地现有杨氏宗亲会18个,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先有家冢,后有宗祠;崇宗敬祖,敦亲睦族;弘扬四知,恪守家风;守望相助,共度时艰。每个会所都是凝聚宗亲感情、开展文化活动的中心。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杨氏宗亲会,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和弘农杨氏情结。20053月,马来西亚杨氏联合总会成立,杨忠礼被推举为第一届会长。2011年,总会购买了新的会所,杨忠礼再次被推举为会长。
      马来西亚各分会除了都有固定会所外,不少分会还有自己的房产,房屋出租可为会务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各分会的机构也很健全,除了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外,他们还有青年团和妇女团,参加接待我们的许多具体工作都由年轻人和妇女来做。为了传承中华文化,他们还积极支持开办华文学校,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那里就读。我们见到的宗亲,不管老少,也不管男女,他们多是第二代或第三代华裔,但他们都能用普通话与我们交流,对中国情况和杨氏族史也知之甚多。通过座谈我们还了解到,他们每人都有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在森美兰,接待我们的是杨声桥宗亲。他高高的个子,黝黑的面孔,虽然话语不多,但给人憨厚诚实的感觉。我们下榻在他的海景酒店,他还邀请我们参加酒店十七周年店庆晚会,品尝马来西亚传统佳肴,度过一个欢快迷人的晚上。他是森美兰杨氏宗亲会的会长,也是马来西亚杨氏联合总会的副会长。他祖籍地广东,父亲年轻时只身下南洋谋生。此前,父亲在老家已结婚,后来在马来西亚又婚,并把原来的妻子接来。他两个母亲一共养育了20个子女,其中16个男孩,4个女孩。在店庆会上,我们就见到其中的好几个个。他们现在都已事业有成,整个家庭兴旺发达,其乐融融,再次印证了“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马来西亚杨氏联合总会秘书长杨国瑞刚做膝关节人工置换手术不久,出外行走还要借助拐杖,执意陪同我们前往马六甲参观访问。他从小就在马六甲长大,那里还有他的房子。在与马六甲杨氏宗亲会座谈交流后,他建议我们到马六甲街上转转,并去参观有名的三宝庙,这当然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了。坐落在马六甲海峡北岸的马六甲曾为马六甲王国的都城,地处连接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的商道咽喉。漫步在马六甲古城,深感历史的沧桑和厚重。它没有吉隆坡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却到处弥漫着厚重的文化气息,写着中文招牌的古董店比比皆是,不同肤色的淘宝人在狭窄的街巷摩肩接踵。我们接着来到三宝山上的三宝庙参观。据马来西亚史书记载,15世界初,中国皇帝将汉丽公主许配给马六甲的苏丹,苏丹就把这片山地赐给了王妃,作为她和500名随从的起居地,并称之为“中国山”。因公主是郑和(又称三宝公公)护送而来,这座山又叫“三宝山”。山下有当地华人为纪念郑和下西洋于1673年建成的三宝庙,这是一座完全中式风格的建筑,飞檐斗拱,红柱、白墙、黛瓦,屋顶刻有精美的动物图案,大门两侧装饰着大红绸布,门上方的黑色牌匾上是宝山亭三个字。亭内还有一副颂扬郑和的对联:五百年前留圣迹,四方界内显英灵。三宝庙香火缭绕,终年游人如织。殿内中央立着一尊戎装佩剑的郑和雕像,上挂“郑和三宝公”横幅,庙前紧靠三宝山脚下有一口“三保井”(又称汉丽公主井),传说是郑和1409年来到马六甲时,是汉丽公主的随从挖的井,几百年来,水清洁净,从未干涸。
      在马六甲,除了三宝庙外,还有矗立在马六甲河畔的郑和像,古城中心还有郑和纪念馆,马六甲人民定期在那里举办纪念郑和的活动。郑和曾七下西洋,每次都在马六甲停靠,留下许多中国文化的烙印,马六甲也从此开始走出原始封闭的状态,经济文化贸易日渐繁荣发达。马六甲的中国情缘是温馨的,这与西方国家的舰队带来的征服和掠夺形成鲜明的对照,郑和带去的是和平、友谊和发展。杨氏先贤也是在这样的氛围内,来到马六甲得以生存和发展的。
      柔佛州位于马来西亚的最南端,与新加坡以一道长堤及桥梁相隔。柔佛州拥有约30个高尔夫球场,是高尔夫球友的天堂。我们在那里的新山与新加坡杨氏宗亲总会和各分会的宗长举行了会晤座谈。他们很高兴与来自祖籍地的宗亲会面,介绍了他们开展宗亲活动的情况,他们也很希望有朝一日能到华阴、潼关恳亲祭祖。我们向他们介绍了中国国内开展杨氏文化研究活动的情况,并向他们赠送了墨宝和杨氏文化的纪念品。
      在柔佛,当地宗亲还带我们参观了养燕窝的地方,那是一幢幢三四层高居民楼式的建筑,只是窗子比一般的楼房小了许多,一群群燕子在楼的四周飞来飞去。主人打开房门,我们在手电筒的亮光下拾级而上,一只只飞燕在头顶飞舞,叽叽喳喳的叫声不绝于耳。天花板上给燕子搭建了筑巢的地方,这些燕子到很远的地方觅食,然后就来这里做窝产卵。主人告诉我们,每个燕窝约有8重,由于真正燕窝的价格越来越高,养燕窝每年都会带来不菲的收入。
      在马来西亚的行程,虽然只有短短七天,但感慨良多,受益匪浅。马来西亚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也是美好的,整个国家就像个大植物园,生态环境保护的非常好。马来西亚宗亲开展杨氏文化活动的许多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几天访问很快就结束了,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踏上归途时,我们衷心祝愿马来西亚的宗亲生活得更美好,祝我们杨家的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本文引用地址: